干支即天干地支的简称,天干共有十个,地支共有十二个。
十天干及读音依次如下:

十二地支及读音依次如下:

天干地支的名称取自树,天干、地支即形同于树干和树枝(支),天干对命理的影响是显露在外的,地支则是隐藏在内的。
《辞源》云:“干支"取义于树木的“干枝”,《春秋.谷梁传》云:“天干,犹木之干,强而为阳;支,犹木之枝,弱而为阴。”

天干地支在古代是用来标记年、月、日、时的时间单位,同时也被赋予了五行属性和阴阳属性。
因奇数为阳,偶数为阴,因此天干地支的阴阳是按照次序来定的,第一个天干为阳,第二个天干为阴,地支同理。
天干阴阳对照表:

地支阴阳对照表:

地支和生肖对应关系是固定的,按照顺序排列,形成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一一对应。
地支、生肖关系如下:
子鼠、丑牛、寅虎、卯兔、辰龙、巳蛇
午马、未羊、申猴、酉鸡、戌狗、亥猪
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,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,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。
地支、时辰对应关系如下:
1、子(鼠)(午夜23时至1时):
在一日中,子时一天的最后时刻,也是新一天的开始。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鼠。
2、丑(牛)(凌晨1时至3时):
丑时指的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。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。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牛。
3、寅(虎)(凌晨3时至5时):
在一日中,天方大白之时,正是老虎开始活动的时刻,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老虎。
4、卯(兔)(清晨5时至7时):
卯时是太阳已东升,开始放万丈光芒的时候。在十二生肖中属于兔。
5、辰(龙)(清晨7时至9时):
辰时太阳光热增强时刻,据说是群龙行西的时刻,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龙。
6、巳(蛇)(上午9时至11时):
巳时太阳光热更强了,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蛇。
7、午(马)(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):
在一日中,阳光最为猛烈。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马。
8、未(羊)(下午13时至15时):
在一日中,未时是暑气将消之时。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羊。
9、申(猴)(下午15时至17时):
在一日中,申时的暑气已快过去了。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猴。
10、酉(鸡)(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):
在一日中,酉时是夜晚将来临所的时刻。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鸡。
11、戌(狗)(晚上19时至21时):
在一日中,戌时正是黑夜扩散,华灯初上时分。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狗。
12、亥(猪)(晚上23时至午夜23时):
在一日中,亥时是一日将尽,要迈向明日之前时分。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猪。
六十甲子是中国传统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,是由天干和地支组合而成的六十个符号,用来纪年、月、日、时,其中,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,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,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,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,依次循环往复。
天干和地支相配成六十甲子的特点是,每个甲子必定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,且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必须相同,即只能阳干配阳支,阴干配阴支。
六十甲子对照表:
